欢迎来到合肥晓燕子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

在线预约|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15256931441

    康复知识

    主页>康复知识

    孤独症儿童的救助不只是医疗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发布时间:2019-10-21 11:43:50阅读次数:0

    孤独症虽然是终身不愈的精神疾病,但大量实践表明,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进行密集的抢救性干预和康复训练,可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儿病情,帮助其在日后获得接近正常人的学习生活和融入社会的能力。2019年4月2日是第十二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误区,倡导全纳。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的最大障碍就在于融入社会,公众的种种误区和歧视人为地加大了他们融入社会的难度。

      因此孤独症儿童亟需一个包容、宽松的社会环境来支持他们成长,这也意味着对孤独症儿童的救助不只是医疗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需通过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全社会共同支持的方式来解决。公共图书馆作为提供平等服务和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公益性机构,应当在孤独症儿童干预救助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这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更有助于拓宽公共图书馆服务维度,彰显人文关怀的精神。

      孤独症儿童规则意识缺失、情绪喜怒无常。误解和歧视让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家长甚至都不愿带孩子去公共场合。公共图书馆致力于面向所有人(包括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门槛的平等服务。因此对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而言,公共图书馆应当是一个友好包容性的社会场所,这种接纳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孤独症儿童及其家人的紧张和焦虑。

      公共图书馆的少儿分馆或少儿阅览室拥有海量的绘本图书、音像或电子资源,这是家庭或康复机构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孤独症儿童大多以视觉见长,因此以图为主的绘本使得孤独症儿童能够轻松接受,这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基于绘本的融合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国外许多发达国家还专门为孤独症建立了资源库。

      公共图书馆具有开展融合教育活动的情境优势。所谓融合教育,就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同一个环境一起分享教育资源的一种安置方式。融合教育在语言和行为等方面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了自然的社交情境,有利于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并最终实现正常融入社会。


    本文由合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合肥晓燕子康复机构收集整理发布,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
    1525693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