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言自闭症结合腹式呼吸的语言训练第二阶段
发布时间:2020-12-21 10:11:55阅读次数:0次
第二阶段:
依照第一阶段方法,依次训练以下声母,
[h]、[m]、[b]、[d]、[n]、[g]、[q]
注意:第一二阶段的音刚开始可能要一个一个的教,用ABA回合式教学方式来慢慢攻克,不会的音用全辅助形式来训练,例如:训练[ā]音:先模仿张大嘴的动作,能模仿后如果会发声,就帮他按压腹部发出[ā];如果发不出声,张大嘴巴时按压腹部的同时帮孩子说出[ā],鼓励孩子要学着老师做,每次强化孩子会很快跟着说出来。
第三阶段:
在进行充分的呼吸训练之后,便可进行拟声训练。在发声时,注意保持气息和响度的均匀,持续时间尽可能地长。要求:肚皮慢慢缩紧一口气连着说完,如果不能三个连起来,就先连两个;
1. 连续音节训练:[hai-hai-hai]、[ba-ba-ba]、
[da-da-da] 、 [pa-pa-pa]等。
2.可结合拟声训练:根据发生的能力及发声兴趣
l 做开火车的游戏,同时发出[umdash;]的声音
l 做开小汽车的游戏,边开车边发“di-di-di”
l 做骑马的游戏同时发出“da-da-da”的声音
l 模拟乌鸦飞,边飞边发出“wa-wa-wa”的声音
l 模仿小鸭子的叫声“ga-ga-ga”的声音
l 模仿公鸡的叫声“wo-wo-wo”的声音
l 模仿小鸡的叫声“ji-ji-ji”的声音
l 模仿开摩托车的声音“tu-tu-tu”的声音
l 模仿敲小鼓的声音“dong-dong-dong”的声音
l 模仿敲门的声音“dang-dang-dang”的声音
l 模仿小猫的叫声“miao-miao-miao”的声音
l 模仿小狗的叫声“wang-wang-wang”的声音
l 模仿青蛙的叫声“gua-gua-gua”的声音
l 模仿老虎的叫声“嗷呜-嗷呜-嗷呜”的声音
l 模仿羊的叫声“咩-咩-咩”声音
l 模仿牛的叫声“哞-哞-哞”的声音
l 模仿母鸡的叫声“咯嗒-咯咯嗒”的声音
l 模拟秒针走动的声音“dida-dida-dida”的声音
l 模仿电话铃声的声音“ding-ling-ling”的声音
第四阶段:长短音训练
在言语呼吸的过程中,吸气短而深,而呼气则长而缓。言语过程中不仅需要足够的呼吸支持力量,而且还能够根据言语句式的长短,灵活的调节呼出气流量以及气流速率,以形成良好的言语呼吸控制能力,如此才有可能产生自然、舒适的言语声。
1、增加肺活量训练
n 目的:使患者能够在说话时,呼气既有力又缓慢均匀。
n 首先指导患者用鼻腔吸气,尽量地吸,再慢慢地呼出,如此反复多次。
n 在训练中,应注意呼气时间尽可能延长
游戏方式练习
⑴用力呼气训练
n 吹蜡烛(注:放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吹)
n 吹纸条
n 吹笛子
⑵呼气控制训练
n 吹蜡烛
将几根蜡烛固定在桌上,一字形排开并点燃。患者站在桌子的旁边,与桌上的蜡烛保持一定距离,快速吸气,用力而缓慢地吹气,使蜡烛的火苗不断闪动但不灭。
n 吹哨子
让患者吹响哨子,哨子的声音可由小到大、由长到短
n 吹肥皂泡
让患者缓慢而均匀的吹气,吹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肥皂泡
⑶唱音训练
目的:增加其在言语时控制气流的能力,以及一口气发几个音的能力。
n 长音训练:
目的:为说话建立充足的气流储备。
基本方法:先深吸气,然后持续发/i/,
要求采用腹式呼吸的方式。使用一个秒表或手表,记录发下列每个音的持续时间,将此发声时间作为测量的基线水平,然后进行延长发声训练,使之超过原有的基线水平。
/a/ /i/ /u/ -/da/ /bi/ /gu/ -/a/ /i/ /u/
n 短音训练(起音训练)
目的:锻炼患者一口气连续发几个短音的能力。
训练过程中,言语治疗师要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一口气发以下每个音的个数和持续时间, 然后在此基础上延长发声时间。
本文由合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合肥晓燕子康复机构收集整理发布,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